
新闻动态
古法丹药传承:从《疮疡大全》到现代中医的实践
在古老的中医典籍《疮疡大全》中,丹剂作为一种独特的药剂形式,早已为人们所熟知。其效用卓著,被誉为能够“提脓长肉,治疮口坚硬,肉暗紫黑,或有脓不尽者。”而《疮科心得集》更是明确指出:“治一切疮疡溃后,拔毒去腐,生新长肉。”面对疮疡溃后久不收口的困境,丹药的应用成为了中医的一大法宝,能够迅速祛腐生肌,排脓止痛。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变迁,如今能熟练运用丹剂的中医已寥寥无几,掌握其炼制技艺的更是凤毛麟角。为了传承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,本人不揣浅陋,特将家传的丹药炼制方法公之于众,以飨同仁。
**一、红升丹(大红升丹,五灵开药)**
所需药材包括朱砂15g、雄黄15g、水银30g、白矾30g以及火硝120g。将这些药物研成细末,放入铁锅中,锅上放一大碗,使碗与锅紧密接触,并用纸泥密封。随后,用桑枝作燃料,先以文火后转武火进行炼制。待燃烧三炷香的时间后停火,改用炭火慢煨。当碗底放置的棉花变黄时,丹药便已炼成,此时可见碗底上一层粉红色的细末。
**二、白降丹(水火丹)(降药)**
所需药材有水银30g、白矾45g、火硝45g、皂矾45g、食盐45g、硼砂15g、雄黄6g以及朱砂6g。其炼制方法与红升丹相同。
**三、三仙丹(小红升丹)**
其组成为水银30g、火硝30g、白矾30g。炼制步骤亦与红升丹无异。此丹相较于红升丹,刺激性较小,作用相对温和。
红升丹、白降丹与三仙丹三者,虽各有特色,但共同之处在于均能拔毒去腐,促进肌肉生长。然而,由于这些丹药具有较强的腐蚀性,因此不能直接接触皮肤。在实际应用中,它们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,如八二丹、五五丹、九一丹等。这些丹药在痈疽溃后,脓液排出不畅,腐肉未去,新肉难生的情况下,具有显著的疗效。它们不仅具有强大的拔毒去腐排脓作用,更是中医外科常用的外用药物。
为了调整丹药的作用效果,常与收湿敛疮的煅石膏配伍使用。根据病情的不同,可以调整二者的用量比例。例如,当升药与煅石膏的用量比例为1:9时,称为九转丹,其拔毒力较轻而收湿生肌力较强;当比例为2:8时,称为八二丹;3:7时,称为七三丹;1:1时,称为五五丹;9:1时,则称为九一丹。
此外,升药在治疗湿疮、黄水疮、顽癣及梅毒等皮肤疾病方面也有显著效果。例如,五五丹因其祛腐力最强,特别适用于伤口面暗、腐肉多的情况;而九一丹则更适用于年老体弱、腐肉不多的患者。
值得一提的是,林为雄老师家传的秘红丹方,由轻粉10g、红升丹10g、朱砂3g、血竭4g、琥珀3g、麝香0.5g以及冰片2g组成。此丹具有广泛的适应症,无论阴证、阳证的疮疡皆可使用。在遇到疮口久不收口的情况时,可加入橡皮粉10g以增强疗效。使用时,一般只需用毛笔尖蘸取适量药粉点于患处即可。虽然此丹具有显著疗效,但因其大毒,仅供外用,严禁内服。在临床上,本人常用秘红丹治疗皮肤癌,取得了良好的疗效。
通过以上的介绍,我们可以看到,尽管时代在变迁,但古老的丹药仍然在现代中医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它们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医学智慧,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著名词作家陈哲逝世,享年71岁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幸运飞艇回血上岸大神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